2月26日看似是个普通的星期六,但对于家住长春市二道区金钱路昊泽家园小区的居民们来说,却很不寻常。这一天,来自二道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机关、执法大队、环卫管理中心、环卫管理设施中心及环卫管理运输中心5个党支部的160余名党员,走进这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开展“创城”常态化“清底大扫除”集中整治行动。大家干得起劲儿,居民看得舒心。“楼外积存了一冬的垃圾被清理了,楼道里堆放的杂物不见了,连大门上贴的小广告都没了踪影,这回心里见亮了。”刘启志老人高兴地说。
为助力长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常建常新,落实二道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建设“智慧文明和谐美丽幸福安定”的现代化新二道,今年专门成立了二道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组织架构,确立以二道区委宣传部牵头的“1787”常态化创建思路,并以此作为深改项目进行推进,力争为省市文明城区创建树立新标杆。
“1787”思路
为常态化创建“点睛”
说起“1787”常态化创建思路,参与二道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的每一个“分子”,都会如数家珍。究竟何为“1787”?
原来,这个思路的确定是二道区落实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市委全面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使命要求,落实二道区委“一三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1”即遵循“1个《办法》”——《二道区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常态长效”的操作性办法》。
“7”即抓住创建“7条主线”——城市精细化、文明交通、文明校园、诚信商务、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文化宣传。
“8”即强化“8个支撑”——强化“7街1镇”8个作战单位创建支撑。
“7”即实现“7个创建目标”——国家省市文明城市(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窗口、文明家庭。
2022年是二道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的创新之年,借力“1787”进一步厘清创建工作思路,以重点点位创建辐射全区、覆盖全域,推动二道区创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已然在二道区自上而下达成共识。主次干道精细化管理、公益广告刊播、文明行车,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街道持续加大加强加深老旧散小区整治力度,常态化管理成效初显;有意识做好商圈常态化监管,做到常督促常管理,以此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二道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7小区14条路
真抓实干以实效“创城”
仅2月26日一天,二道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就同步对昊泽家园小区、吉盛小区、烟厂宿舍等7个小区开展了“清底大扫除”。64岁环卫工人李文军一大早就如约赶到第一站——昊泽家园小区报到。“一冬了,小区积存了不少垃圾,影响美观。我在这清理两三天了,想让小区环境好一点儿,让老百姓天暖和了出来遛遛弯儿。”李文军说。
连日来,通过开展“清底大扫除”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昊泽家园小区等7个小区,重点打造吉林大路、东盛大街等14条特色精品街路。清理无物业小区内积存垃圾、杂物、堆放物,对生活垃圾、建筑装潢垃圾、占道和占用绿地堆放物及楼道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对建成区内饲养家禽家畜现象进行清理,严禁毁绿种菜,对背街小巷环境加强整治,全面排查整治堵塞消防通道、影响消防救援的各类建筑(构筑)物、堆放物以及车辆占道等行为。
据二道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杨青宇介绍,整治行动中,为达成实效“创城”、精准“创城”、全面“创城”的目标,城管系统深入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方方面面,累计出动铲车、自卸车、金刚车、垃圾收集车等各种车辆99台,成立350余人的突击小分队;清理小区内大小花树池62片;清理电表箱周边卫生死角、冰包31处;清运残冰残雪、生活垃圾162车,清理乱倒乱卸建筑垃圾100余吨;清扫转运站41座,清理公厕和环卫工人休息室88座,真正做到“践行方寸,精细平米”。
区街联动共创建
测评机制为“创城”提质
确保文明创建工作“干在日常、管在日常、取得实效在日常”,是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的重要抓手,二道区委宣传部即日起将对全区34类349个点位的环境卫生、文明经营、文明引导等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开展“月督查,季检查,半年集中通报,全年综合评定”,以测评机制为“创城”常态化提质增效。二道区委宣传部创建科科长赵丽娜介绍说,测评机制指的正是全新推出的《二道区实地考察点位测评卡》。依托文明创建第三方服务机构,结合二道区城管系统共享公安交警视频监控,在“月督查”中及时梳理难点问题,推进相关单位、部门立整立改;在“季检查”中“回头看”,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解决棘手问题;各单位将在“半年集中通报”中汇报进展;“全年综合评定”则将纳入绩效考核。设立奖惩机制,激励先进、问责落后,这一创新做法使得二道区“创城”常态化工作春潮涌动。
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创建氛围,二道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还会同街道办事处,形成“区街联动、全域推进”态势,让城市管理更到位、让城市环境更美好、让内涵品位更高尚,成了人们的共同追求。对于二道人来说,“创城”常态化如今不仅是“热词”,更是“熟词”,加速提升全区“创城”水平,生动践行“三强市、三中心”,推进“六城联动”,实施“十大工程”,让创建成果真正惠民利民,二道区正以不懈努力撰写崭新的“创城答卷”。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