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豆传情,友谊生辉 城事-长春站 赵鹏 3967550
金豆传情,友谊生辉 城事-长春站 赵鹏 396755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长春站 > 城事

金豆传情,友谊生辉

赞比亚大豆科技小院 撬动中赞农业合作新篇章

2025-08-03 10:4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金色七月的尾声,赞比亚驻华第一大使Ivan、赞比亚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SCCI)品种注册与保护部负责人Dr.Chanda与助理Brain以及Dr.Chongo等人,不远万里,开启了一场深度聚焦长发农业集团育种科技实力的交流之旅。此次考察行程,是赞比亚对长发农业集团首次建成并成功运营的“赞比亚大豆科技小院”模式及其卓越成果的高度认可。

  以科技小院为支点,撬动中赞农业合作新篇章

  长发农业集团建立的赞比亚大豆科技小院已成为闪耀非洲的“农业技术灯塔”。依托公司雄厚的技术积累,科技小院在赞比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年来强大的技术积累,使科技小院创新育种成果丰硕,成功培育玉米、大豆、小麦、食用菌等新品种10个,为粮食安全播下金色希望;并且通过技术落地,将转化成果惠及万家,在赞比亚10省推广万亩粮食高产技术,惠及500户食用菌种植户,技术咨询覆盖5000人次,并进行农业培训57期共计2053人次。

  赞方零距离考察,盛赞“小院”育种奇迹

  在紧凑高效的考察行程中,赞比亚代表团深入长发农业集团育种体系的“心脏地带”与“前沿阵地”,他们系统参观了吉林农业大学的前沿耐盐碱大豆育种实验室,实地观摩了盐碱地上的高产耐盐碱大豆示范综合站,最终抵达长发农业(北京)育种基地,全程聚焦科技小院的研发实力、品种表现及产业化应用前景。

  7月26日,赞比亚代表团首站直抵长发农业集团重要的科研支撑点——吉林农业大学耐盐碱育种实验室,探秘研发之源。在这里,代表团成员与赞比亚大豆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一同穿上实验服,近距离考察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前沿技术,聆听专家讲解耐盐碱大豆的育种原理与突破性进展。面对精密的仪器和一排排茁壮的实验苗,赞比亚SCCI品种注册与保护部负责人Dr.Chanda频频点头,对长发农业集团在种源创新上的深厚功底表示由衷钦佩。

  次日,赞比亚代表团前往盐碱地现场,参观耐盐碱大豆示范综合站。由科技小院培育的耐盐碱大豆品种郁郁葱葱、豆荚饱满,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显著的高产潜力。赞比亚代表团成员详细询问品种在类似赞比亚土壤条件下的表现数据。赞比亚驻华第一大使Ivan指着这片“绿色奇迹”感慨道:“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还能获得如此好的收成,充分证明了长发农业集团技术的卓越!” 示范站的成功实践,有力印证了科技小院品种的强大适应性与推广价值。

  考察的收官之站选在长发农业(北京)育种基地。7月31日上午,赞比亚代表团重点考察了耐盐碱大豆等小院输出品种的规模化育种、田间表现及产业化应用前景。看着连片种植、长势整齐划一的高产大豆田,以及基地内先进的大豆加工与质量控制流程,赞比亚代表团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特别关注品种的稳定性、产量潜力和在赞比亚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并与长发农业集团技术专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探讨。赞比亚驻华第一大使Ivan总结此行时强调:“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产业应用,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成功的链条。”

  7月31日下午,赞比亚代表团在中农长发首席科学家魏健及农业中关村委员会朱亚静副主任等领导的陪同下同时参访了其他几家代表性优秀企业,并进行了合作性交流座谈。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就各自企业的业务与非洲可能性合作发展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共襄盛举、深化合作,让“科技小院”在赞比亚大地上星火燎原

  此行绝非简单的参观访问,而是一次成果的验收、经验的汲取与未来的谋划。基于对赞比亚大豆科技小院现有辉煌成就的亲眼见证与高度认可,赞比亚代表团在考察过程中不断释放出强烈的合作信号。赞比亚代表团热切期望在长发农业集团持续的技术支持和模式指导下,在赞比亚建立更多的大豆科技小院,让这一惠农强农的成功模式覆盖更广阔的土地,造福更多的赞比亚人民,全面提升赞比亚的大豆产业水平和粮食安全。

  从中国吉林的实验室到非洲赞比亚的田间,从一粒种子的创新到一种模式的成熟,长发农业集团以首个海外大豆科技小院为起点,成功架设了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的坚实金桥。赞比亚代表团此次深度交流之旅的圆满成功及其发出的合作强音,标志着双方农业合作正迎来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篇章。双方合作正迈向新高度,未来,双方将携手并肩,让承载着丰收梦想与科技智慧的“科技小院”在赞比亚广袤的大地上星火燎原,生根发芽,硕果累累,共同谱写中赞农业合作更加灿烂辉煌的金色未来!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寅

  长发农业集团供图

初审: 赵鹏   复审: 齐智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