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启幕之际,长春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60多位商协会代表,在参加完“一带一路”国家商协会长春商洽路演后,他们走进这座兼具工业实力与历史韵味的城市,在实地探访中触摸创新脉动,感知城市底蕴,一场跨越国界的“双向了解”悄然展开。
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见证科技“加速度”
12日下午,在长春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内,代表团先后参观了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区、技术交易区、知识产权服务区、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成果展览展示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每到一处,工作人员都详细介绍各功能区的建设运营情况、服务内容以及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果。从现代农业的智能化创新成果,到汽车产业的新能源与自动驾驶技术突破;从高端装备制造的精密工艺展示,到光电信息产业的前沿科研产品;从每项成果的科技原理、发展潜力到市场应用前景……代表们认真聆听讲解,全面了解了长春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突出成就与发展潜力。
在科创服务和成果展览区,从轻量化汽车零部件到“复兴号高速列车”,一件件实物展品让抽象的“科技成果”变得可触可感。来自南非的代表对长白山人参保健及道地药材提取技术和成果转化产品兴趣十足。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讨论声,不同语言的交流中,合作的种子正在悄然萌芽。
在新民大街,读懂长春的“前世今生”
12日17时,当傍晚的阳光照映在新民大街的历史建筑上,一处处历史地标变得鲜活起来。漫步在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代表们放慢了脚步。
“这栋楼融合了各式建筑风格,太独特了!”来自马来西亚的商会代表对着一栋栋历史建筑连连拍摄。讲解员细致讲述着新民大街及每栋建筑背后的故事,从早期的城市规划到近代的发展变迁,长春的“前世今生”在娓娓道来中逐渐清晰。
当听到这些历史建筑如今被赋予新的功能,成为文化场馆或科研院所时,代表们纷纷点头认可,表示长春很懂得珍惜自己的历史,这种对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学习。
当天,街边咖啡馆飘来的香气与历史建筑的厚重感交织,通过这条1445米长的长春近代历史“活态博物馆”,让代表们对这座城市的人文温度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红旗文化展馆,探寻汽车城的“工业基因”
7月13日上午,代表们走进一汽红旗文化展馆,一辆辆不同年代的红旗汽车整齐排列,仿佛一条流淌的“时光长河”。从新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牌,到如今引领潮流的红旗新能源车型,每一款车都承载着长春汽车产业的发展记忆。
“在长春的两天,感受到这里的景观非常漂亮,长春市民非常热情,我喜欢这里的一切。与我的家乡津巴布韦相比,长春的汽车产业非常先进,我们的汽车市场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日后,希望进一步加强汽车领域合作,助力津巴布韦汽车行业不断发展。”来自津巴布韦的参会代表凯瑟琳·哈马米提感叹说。
此次参观走访,不仅让商协会代表们看到了长春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上的硬实力,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软实力。这场跨越国界的探访,既是城市魅力的展示,更是开放合作的邀约,未来,更多互利共赢的故事将在这里续写。
图文来源:长春汽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