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五年科创路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长春新区-区域模块 王金顺 3964369
长春新区:五年科创路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长春新区-区域模块 王金顺 396436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长春站 > 区域模块 > 长春新区

长春新区:五年科创路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5-07-22 11:15      来源: 中国吉林网

  2020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期间亲临长春新区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区发展指明方向。五年来,长春新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科技创新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时代答卷。7月21日,记者走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春新区科技创新成果展》,感受长春新区五年科创路。

  “首次”“唯一”“第一” 长春新区勇担使命

  五年来,长春新区围绕建设吉林创新型省份等重大战略,融入省市多项重大部署,勇担建设长春北湖未来科学城使命,创下多个“首次”“唯一”“第一”:建成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获批东北首个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长光卫星成为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全区科技企业、上市企业、高端人才引育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在产业体系构建上,长春新区依据三大开发区特点和产业基础,形成“9+1”产业链。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14、东北地区第一;光电信息制造业产值占全市一半;精细化工产业园通过D级评级认定。

  创新平台建设成果显著。长春新区发挥“中科系”“高校系”资源优势,拥有省级实验室1家,占全省33.3%;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占全省63.6%;院士工作站6家,占全省37.5%;新型研发机构27家,占全省38%。

  创新主体不断集聚且实现集群化发展。金赛药业生长激素研发水平世界领先,奥来德、海谱润斯的OLED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希达电子COB技术跻身全球三强……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70户,占全省21%、全市26%;雏鹰瞪羚企业占全省35%;专精特新企业639户,其中国家级占全省42%、全市61%;上市企业11户,占全省22%、全市30%。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长春新区引育多层次创新人才,产业人才达15万人,24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25人入选省“长白英才计划”,321人获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同时,高效运营相关人才平台,落位多个院士优质项目和海创项目。

  硬核产品引领 赋能新质生产力

  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领域,聚焦汽车“新四化”,形成全产业链一体化产业集群,麦迪克智行汽车、捷翼科技、必捷必科技、一汽奔腾等企业各具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作为首批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集聚企业940余户,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占全省30%、全市81%,金赛药业、百克生物、迪瑞医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在光电信息产业领域,围绕北湖未来科学城打造发展高地,形成四大集群,集聚企业360余户,光电制造工业产值占长春市50%,长光卫星、光华微电子、希达电子、永利激光等企业表现突出。在新材料产业领域,集聚上下游企业104户,圣博玛、长玉特陶、中研高分子等企业在各自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域,集聚10余户人工智能软件企业和50余家传感器领域上下游企业,相关创新中心和产业联盟已成立,正加快建设产业园,未来将打造全省具身智能产业先导区。在新能源产业,作为国家首批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核心承载区,集聚全链条企业217户,正加快引进建设两大重点产业项目,吉林省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和宏成供电各有定位与发展。在数字经济领域,集聚企业4000余户,8大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打造“HEAD”数字产业基地,建设智算中心,加快布局新赛道,构建全链条生态。

  在低空经济领域,按照全市“一核心、三基地”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长春新区正在大力发展低空制造业。蓝天焦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系统研发与行业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包括,系留照明无人机、大载重无人机、全地形单履带无人车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等民用领域,同时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智能化装备解决方案。长光博翔生产的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其中,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是一款不需要跑道,能在零下40摄氏度、海拔5500米以及在7级强风中正常起降飞行的硬核无人机,成为行业颠覆性的创新技术产品。据介绍,在科技成果展现场展示的长光博翔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tw07、tw12两个型号的无人机,具有载重大、续航久、抗风强等特点,目前可以应用于电力、林业、水利等日常巡检以及搜救指挥等领域。

  另外,在新装备产业领域,打造专业化园区,小白机器人、中科明眸、迈达医疗等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此外,长春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规上企业超300户,形成特色发展格局,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等平台发挥重要作用。

  站在新起点,长春新区将持续围绕科技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寅 文/图

初审: 王金顺   复审: 李超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