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刷墙体、清运垃圾堆放物、巧用小区闲置空间增绿补植……近日,随着天气渐暖,长春志愿联盟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走进二道区荣光街道,为两处建成已超过20年的小区——民丰社区水利小区、同兴社区化油器宿舍“梳妆打扮”,一场“春日里的老旧小区焕新记”温情上演。
“我们街道有个特别响亮的志愿服务品牌,叫‘幸福守望’。志愿者定期帮我们清理环境卫生、维修基础设施,如今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住得特别舒心。”说起多年来享受到的服务,水利小区老住户王阿姨满脸笑意。
近年来,荣光街道在深化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深耕细作,持续擦亮“幸福守望”志愿服务品牌。也恰恰是得益于这一品牌的引领集聚效应,今年年初,大批志愿者踊跃加盟长春志愿联盟服务队,生动勾勒出“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美好图景,也让居民群众实实在在地触摸到了“幸福”的轮廓。
点亮品牌 以“破茧”赋能服务
“‘梦想学堂’不仅提供日常看管、假期看护等服务,志愿者还会给孩子辅导课业,既耐心又负责,把孩子送到这儿,我们特别放心。”帮扶、解困、育人……兴隆社区万通C区居民秦女士提到的“梦想学堂”,是荣光街道立足“看管难”“补课贵”等助学难题,不断挖掘资源、整合力量,充分对接居民需求、不断优化服务内容的积极实践。“
历经12年探索,‘梦想学堂’已经成为一个兼具精细化、长效化、项目化的成熟‘课堂’,也是涵盖书法、美术、英语、舞蹈、音乐等课程的‘多元课堂’,一批又一批来自吉林外国语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陪伴孩子们共同成长。”提及“梦想学堂”从无到有、深入人心的“破茧”历程,兴隆社区党委书记陈雪动情地说。
多年来,荣光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的带动作用,在打造“幸福守望”志愿服务品牌基础上,构建紧密协作、覆盖广泛、服务精准的志愿服务网络,并将其延伸至下辖的11个社区,形成“一社一品”——兴隆社区“梦想学堂”、丰泰社区“爱翼社工”、民丰社区“红立方”等,均在赋能幸福美好生活,无限外延“幸福守望”这一多元载体。
壮大队伍 以“微光”凝聚力量
“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一直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希望通过涵盖多项内容的义诊活动,把‘健康直通车’开到居民‘家门口’,把更多暖心、贴心、安心的服务带到居民身边。”正如荣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行所说,多年来,“义诊进社区”已经成为深受居民好评的志愿服务项目之一。
志愿者通过义诊活动把“健康直通车"开到居民“家门口”
对此,切实从中受益的宋大爷深有感触。老人告诉记者,在“义诊进社区”活动中,他和老伴不仅经常免费体检,还有专业医护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疗及日常饮食调理建议。“‘足不出户’就能把病看了,特别方便,子女也不用过多惦记,能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城市建设作出更多贡献。”提起义诊服务,宋大爷赞不绝口。
点点微光,汇聚成芒。 目前,“幸福守望”品牌已组建涵盖政策理论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建设、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8项内容的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总人数达3619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万余次。而“义诊进社区”仅是“幸福守望”8支志愿服务团队的一个缩影,也是荣光街道常态化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鲜活注脚,让“有困难找‘红马甲’”成为荣光街道居民的默契共识和安心保障。在街道社区、志愿者与广大居民群众多方同心协力下,困难帮扶、环境净化、文明引导、矛盾调解、关爱“一老一小”等志愿服务,已然在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优化项目 以“筑梦”温暖万家
“叔叔,这边坐,这次想剪什么发型?”
“宝贝儿,这个新发型还满意吗?”
近日,荣光街道“便民小板凳”志愿服务活动在宏盛社区热闹开展,来自中国狮子联会春城服务队的理发志愿者,为老年人和儿童进行义剪。
活动当天,志愿者早早抵达现场,满怀热情地等候居民到来。面对每一位老人和孩子,他们都会俯身细语,耐心询问居民对发型的想法。剪刀开合、推子轻移,一番精心修剪下,家住宏盛小区的王爷爷原本略显凌乱的头发变得整齐利落。看着镜中焕然一新的自己,老人脸上绽放出笑容。“这手艺真好!孩子们对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耐心更是没话说。虽说咱老年人对发型没太多花哨要求,但这项服务确实解决了我们的日常难题,太贴心了!”王爷爷说。
看到老人露出笑脸,义剪志愿者王雷也格外高兴。他表示,“作为一名青年造型师,能够到社区免费为老年人、小孩等人群理发,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也心里暖暖的,以后我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因始终致力于设计“小而美、惠而实”的精品活动,荣光街道在“幸福守望”志愿服务品牌基础上,打造了“便民小板凳”“幸福来敲门” “矛盾调解站”等特色项目,目前已吸引固定的青年志愿者1206人。下一步,街道将紧紧锚定群众所盼,充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不断壮大、夯实志愿服务队伍,让志愿服务“帮”到点上、“暖”在心坎。
来源:长春政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