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将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邻里情谊,长春市二道区吉林街道以“粽香传文化 邻里聚温情”为主线,开展多元主题活动,让传统节日成为连接居民情感的文化纽带与社区治理的温情载体。
丹阳社区“我‘艾’端午”活动,创新融合民俗与公益。活动现场,居民们在知识问答中重温文化脉络,于包粽课堂里习得传统技艺,在“旱地龙舟赛”中感受民俗活力。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公益服务角”。吉林满誉律师事务所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一诺眼科开展视力义诊并指导制作草药香囊。居民们纷纷表示:“既有文化体验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是贴心又暖心。”
沿河社区“粽香载安康”活动洋溢着互助温情。活动室内,居民们围坐交流包粽技巧,糯米与粽叶的清香中,三角粽、长形粽陆续成型。更动人的是“暖心传递”环节——志愿者将包好的粽子装入“暖心袋”,送往空巢老人家中。“看到独居老人接过粽子时的笑容,才明白传统节日的意义在于分享。”一名社区工作者感慨说。
万科社区则以“沉浸式民俗”为特色,开展了包粽子、挂艾蒿等活动。在端午知识问答环节,从屈原故事到五彩绳寓意,老少居民在互动中完成了一次文化寻根之旅。
安乐社区的活动呈现“老少共学”的传承图景。五老志愿者张秋范老师的“端午文化讲堂”,从战国祭祀讲到现代节庆,层层解析节日背后的民族精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敏的绳编课堂上,孩子们专注编织五彩绳与小粽子挂件,让非遗技艺在指尖传承。电子琴团体表演则为活动注入青春活力,传统与现代在旋律中和谐共鸣。
此次系列活动以“一社区一特色”模式,构建起文化传承矩阵,既有民俗体验的“形”,也有精神共鸣的“魂”,更有邻里共治的“情”。当粽叶清香飘进楼宇,当传统习俗遇见现代生活,吉林街道正以文化为笔,在社区治理的画卷上书写着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美好篇章。
长春市二道区吉林街道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