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交通运输发展成果综述 公主岭市-区域模块 房彦妮 3910340
公主岭市交通运输发展成果综述 公主岭市-区域模块 房彦妮 391034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长春站 > 区域模块 > 公主岭市

公主岭市交通运输发展成果综述

2024-12-26 08:5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近年来,公主岭市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路网更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大提升、利民便民水平更提高,步入时代发展“快车道”。放眼岭城大地,一条条公路、国省干线贯通城际、辐射延伸,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农村公路连城通乡、进村入户,织密农村地区发展的“毛细血管”……

  一“路”话变迁

  纵观2024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公主岭市的一个关键词,而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基石,宛如一条强劲的“动脉”,为经济稳定、高效运行和持续泵血提供动力。今年以来,公主岭市在构筑区域现代化大路网上铆足劲儿,从城市到乡村,交通路网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实”之劲,促城之进。以主城区为中心、开发区为辅助,高速公路为纽带、国道省道为主干、县乡道为主体、乡村公路为基础,致力打造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随着富民大街、硅谷大街、汽车大路、长深高速公路、哈大高铁的开通,铺就了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

  圆满完成2023年实施58公里通屯联网路、171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建设任务及2024年80公里联网路、200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优化农村公路路网,在24个乡镇(涉农街道)全部通三级以上公路、404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的基础上,实现全市2028个自然屯通硬化路,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路况水平及通达深度,农村公路串街联乡、通村入屯,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

  在陶家屯镇陶家村,一条崭新的水泥路面如同银色丝带蜿蜒在村庄与田野之间,全长1.434公里的屯路被铺设成了高标准的水泥路面。如今,无论晴雨天,村民们都能顺畅出行,铺就了一条条连接民心、促进发展的幸福路。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张福生有话说:“道路翻修后出门遛弯方便了、也安全了,还增加了宽度,设置了排水设施,走在路上心里特别敞亮。”

  实践充分证明,“要想富,先修路”的想法并不过时。农村路不仅是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更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南崴子街道房身岗子村从一个种植玉米和水稻的小乡村,摇身一变成为景点打卡地,还要从新修的6公里水泥路面说起……街道宣传负责人董佳表示,“道路条件的提升让我们更有底气让当地的优质大米‘走出去’。我们还在稻田设计种植形成了一幅‘一颗农心’主题稻田画,没想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在稻田景点附近开设的“农品小市”,售卖农家菜、水果、烤玉米、烤土豆、烤鹅蛋等,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游玩体验,还提升了稻田景观的口碑和影响力,更促进了农户增收。”

  “四好农村路”“走”出新成效

  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公主岭市加快推进路网改造升级,提升管理养护水平,优化运输服务品质,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国省干线公路方面,全市干线公路养护里程合计143.244公里,处理路面断缝26万米、沥青路面坑槽9507平方米,水泥路病害处理1105平方米,安装示警桩153根、立柱式轮廓标百米牌211套、附着式轮廓标196块;农村公路方面,对全市24条93.7公里“四好农村路”重点路线安防设施进行提升、路面病害进行处理,新建标志272块,施化标线17558平方米,设置道口标柱334根、太阳能警示灯11个、橡胶减速丘86.5米,处理沥青路面病害1210平方米、水泥路面病害161平方米,新建2-1.0涵洞1处,维修桥梁搭板1处;对全市各乡镇224条1026公里主要路线及9条专养县级公路162公里路面病害进行维修处理,有效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

  同时,在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落实“七公开”“三同时”“六方质量责任终身制”等制度,健全农村公路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通过巡视常态化检查、质量监督机构全流程督查、参建单位自检自查等多种方式,严守公路建设领域质量安全红线。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养,组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义务监督员储备库,确保农村公路各项工作公开、公正,真正做到阳光操作,打造“工程质量优、安全设施齐、服务功能全”的高品质农村公路,实现“建好一路、达标一路、满意一路”。

  四通八达、外联内畅。“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也串联起了公主岭市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俯瞰岭城大地,通过“四好农村路”所连接起来的双青湖旅游度假村、大龙山风景区、农嫂公司、德乐合作社等全市200多个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以点成线,不仅是一路风景、交旅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更是村美民富的希望之路。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乡村与市区、工业园区、景区的无缝换乘。农民进城到市区、园区等务工、经商场所可当天往返,从“卖粮、卖菜、外出打打工”的传统收入模式,转变为“土地流转租金、就地或外出务工收入、乡村旅游、自留地种植收入”等多元化收入叠加模式。

  农嫂公司员工张珊珊说:“政府确确实实在为老百姓着想,现在路平了、宽了,上班的路既安全也舒心。就是出门办事、购物都方便不少,客车也多。”

  畅通城乡“微循环”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公主岭市将“客货邮”融合发展作为推进民生实事的重要举措,打造“连锁超市+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收发快递+金融保险+检车服务+客运服务”“七站合一、一站多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畅通城乡“微循环”。

  推进场站融合,打造城乡物流网络。依托市客运总站建成县级物流揽收中心及1400平方米仓储分拣中心,对全市24个乡镇(涉农街道)和404个建制村乡镇运输服务站统一维修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客运线网布局优势,形成物流快递商品收取、安检、分拣、托运、送达一条龙服务,实现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全覆盖。

  整合快递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发展。推动农村物流企业“吉客物流”与快递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市区92个小区快递驿站、范家屯镇39个小区快递驿站,村级驿站404个,多多买菜乡镇团点489个。整合吸纳社会快递渠道,实现客运车辆配送快递包裹每天循环到村,日分拣配送量3.5万件左右。

  拓展站商功能,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聚焦“连锁超市+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收发快递+金融保险+检车服务+客运服务”服务模式,不断拓展农村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功能,建立1个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惠农服务中心、1个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电商孵化基地、27个乡镇经营网点及202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提供电商产品展示交易、农产品代销代购、快消品上下行、便民交费、快递物流等服务,有力带动南崴子吉农水稻、杨大城子恒泰玉米、怀德洞藏酒、秦家屯秋田大米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开创线上线下共同经营新模式。

  优化配送组织,实现便民惠民。将邮政、电商、物流、快递、日用百货等小件货物进行“点对点”多轮次配送,缩减农村物资上下行时间,为农村群众提供农产品随送随收、快递件随到随取的便捷服务。全市快递配送成本下降0.4元/件,揽收配送时效由3~4天缩短至8个小时,做到群众取件不跑路、寄件不出村,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伊海龙 

  通讯员 杨孝天/摄

初审: 房彦妮   复审: 韩方宇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