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市南关区长通街道东莱南街社区、景东社区联合社区企业吉林省红映东莱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在社区党群服务阵地——“红映东莱”文化主题街区举办了一场惠民助农大集活动。此次活动以党建联建为纽带,整合多方资源,将便民服务、惠民助农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吸引了辖区千余名居民参与,通过提供“小而精”的优质便民服务,让“一刻钟党群服务圈”成为了百姓生活的幸福圈。
求变:闲置空间变身“惠民市集”
柴火铁锅煮玉米、大锅棒骨炖酸菜、笨豆油炸麻圆……活动现场,居民们循着各种农产品美食的香味来到大集。在“红映东莱”文化主题街区85米长的区域内,分设“助农优品展销”“便民服务体验”“健康生活互动”等主题区,党员志愿者身穿红马甲穿梭其中引导秩序。沙棘饮品、农家笨鸡蛋、有机调味品等40余种农产品以低于市场价格直供社区居民。
“刚才我试吃了一碗大碴粥,做了中医理疗,还买了一桶双阳的笨榨豆油。在家门口赶大集,实惠又热闹!”居民张大爷期盼,这样的惠民活动能长期举办。
“过去社区搞活动常愁场地小、资源少,为此,东莱南街社区依托社区‘六大幸福品牌’建设,广泛凝聚基层治理合力,联合辖区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户,因地制宜打造共性品牌,形成多元化社区服务体系;同时,我们把老社区门前的祥和路打造成‘红映东莱’文化主题街区,让闲置空间焕发新活力。”东莱南街社区党委书记赵中华指着热闹的街路介绍。此前,社区为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活社区造血功能,牵头成立全省首家社区型社会企业——吉林省红映东莱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并整合辖区企业、商户组建了社区商户联盟,联盟不仅促进了商户间的互利共赢与共同进步,更凝聚了强大的向心力。
求新:党建联建激活“服务密码”
“太好喝了,再来一碗”“这酸菜好吃,汤也好喝,就是小时候喝的那个味儿”……在便民服务体验区,来自农安县巴吉垒镇于丫酸菜厂的酸菜汤颇受欢迎,自然发酵的酸菜加上棒骨熬煮,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吸引了不少居民现场试吃。
68岁的赵阿姨一边品尝刚刚出锅的酸菜汤,一边发出感慨:“这大锅炖酸菜就是香,这场大集也把邻居们聚在一起,让我们感到社区的人情味更浓了!”“今天第一次参加惠民大集活动,没想到居民的热情这么高,500袋酸菜很快要售罄了。”农安县巴吉垒镇于丫酸菜厂负责人于丽敏说,希望借助惠民助农大集活动,让社区居民体验更多优质农产品。
当天,吉林省吉乡贞品生态农业发展合作社联合社总经理魏海龙带领团队现场售卖有机农产品。得益于惠民助农大集的举办,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尝到了有机蔬菜、有机玉米、有机果汁等近30个品类的有机农产品。
“这次活动不仅是惠民助农,更是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吉林省红映东莱居民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春坦言,作为社区型社会企业,企业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积累口碑,赢得社区居民的认可和信任,真正实现“居民得实惠、企业拓市场”的双赢。
“社区的资金和资源有限,通过整合基层治理合力,撬动企业、商户提供大批惠民资源,这就是党建联建的‘乘数效应’。”景东社区党委书记孟俊男说。
活动当天,社区还巧妙嵌入治理“微场景”,党员志愿者进行反诈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并现场收集民生建议,为后续社区精准服务提供了具体方向。
求进:商居共融绘就“幸福画卷”
“过去社区服务靠单打独斗,现在通过党建联建共建,企业带资源、居民享服务、治理提效能,三方受益。”东莱南街社区党委书记赵中华说,一场惠民助农大集带动了43家农产品商户打开销路,40余家商户通过惠民展销提升知名度,辖区商户效益提高,居民也收获了实惠。
下一步,东莱南街社区将联合景东社区计划推出“惠民助农大集”升级版,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持续整合辖区共建单位资源,增设家政服务、技能培训、非遗体验等板块,将党群服务向社会的“神经末梢”延伸,持续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
从“场地难”到“人气旺”,从“单一服务”到“多元共治”,南关区长通街道“一刻钟党群服务圈”的创新探索,收获了商户和居民的点赞无数。长通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街道将引导东莱南街社区、景东社区围绕“红映南关、强基赋能”工程目标要求,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服务共享”模式,不断拓展“一刻钟党群服务圈”内涵,让党建引领更有力度、社区治理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有质感。
南关区长通街道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