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基层治理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长春汽开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引擎,在基层治理的“考场”上持续探索创新,用一系列务实举措破解治理难题。5月27日起,中国吉林网推出“汽开基层治理新路径”系列报道,聚焦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模式创新、服务效能提升、共建共治实践等亮点工作,深入解读汽开区如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让居民在共建中凝聚力量、在共治中实现和谐、在共享中提升福祉。
长期以来,长春汽开区民政局立足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社区慈善作为推进民生实事的重要抓手,探索实施“社区+慈善”基层治理新模式,围绕“善筹、善为、善享”目标,大力培育发展“社区慈善基金”。目前,全区6个街道、34个社区已全部建立慈善基金,累计举办各类慈善主题活动50余场,实施慈善项目30余个,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小基金”撬动“大治理”的成效日益显现。
多元联动拓宽“善筹”渠道
汽开区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慈善体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了“爱心企业捐赠、社会广泛募集、主题活动筹集”的多元筹资机制。通过慈善市集、慈善超市、线上募捐等多种形式,发动企业商户、党员干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
东风街道挖掘便民早市资源,探索“慈善+特色场景”模式;锦程街道联合眼科医院开展公益网络募捐;文光社区开设慈善超市,实行“每成交1件商品捐1元”机制,实现善款可持续积累。
规范引导提升“善为”质量
民政局将规范化管理贯穿始终,发放《社区慈善基金操作手册》《社区慈善基金项目库》,为社区慈善基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围绕社区需求、募捐方案、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公开公示等方面,定期开展辅导培训,构建社区慈善基金闭环运作体系。通过建立居民需求分析表、辖区资源分析表、项目申请表“三张清单”,实现慈善服务与居民诉求精准对接。
社区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形成需求清单,整合辖区资源建立资源清单,再设计实施惠民项目形成项目清单。民主议事会制度保障了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让每一笔善款都用在“刀刃上”。
精准帮扶实现“善享”共治
社区慈善聚焦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文光社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母亲”项目,为辖区16户失独家庭发放被子、床盖,聘请专业社工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和亲情陪伴,让失独老人不再孤单。新红旗社区“暖芽行动”项目,为辖区5名困境儿童送去生活物资并开展结对帮扶,实现困境儿童精神与物质双重关爱。奔驰社区“乐享书法文化”项目,通过开设公益书法课程,丰富辖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增进邻里交流。安顺社区“冬日暖心”项目,妥善安置1名流浪乞讨老人,让弱势群体感受温暖。
如今,长春汽开区人人向善的氛围日益浓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接下来,民政局将继续打造“善行汽开”特色品牌,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可持续发展,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姚婉如
长春汽开区党工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