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筑梦·长春汽开智造进行时丨富赛:让科技“看得见,摸得着” 汽开区-区域模块 王金顺 3983915
创新筑梦·长春汽开智造进行时丨富赛:让科技“看得见,摸得着” 汽开区-区域模块 王金顺 398391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长春站 > 区域模块 > 汽开区

创新筑梦·长春汽开智造进行时丨富赛:让科技“看得见,摸得着”

2025-09-29 13:34      来源: 汽开发布

  “汽车智能化的创新不该是炫技的‘花架子’,得让老百姓摸得着、用得爽。”在富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赛)的智能座舱实验室里,研发中心总监隋延春指着一台搭载15.6英寸双联屏的座舱样机,向记者道出企业的创新逻辑。富赛锚定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赛道,用硬核技术与协同生态,将“冰冷科技”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民生便利。

  技术落地:从算力核心到用车体验

  “你看这块双联屏,左边负责仪表显示,右边搭载娱乐与导航系统,背后的‘大脑’就是我们的域控制器。”隋延春指尖划过屏幕,屏幕即刻切换到导航界面,道路细节清晰入微。他介绍,“这款核心产品集成了CPU、GPU、NPU三类算力核心,GPU管图像,确保4K视频播放不卡顿;CPU控速度,语音指令响应快过眨眼;NPU撑智能,自动驾驶、个性化推荐都靠它”。

  对用户而言,技术实力最终转化为日常用车的便捷:车机端可流畅运行爱奇艺等应用,语音助手能精准识别“去最近的咖啡店”等模糊指令,端侧大模型还会像“私人管家”般记录用户偏好。“就像抖音的大数据推荐,我们的网联服务会记住你喜欢的音乐风格、导航偏好,越用越懂你。”隋延春举例道。

  安全为基:国产化与防护网双线突破

  “开车最怕车机突然卡顿,尤其是导航途中,会影响用户正常驾驶。”隋延春坦言,这正是企业攻坚安全技术的初衷。在实验室的安全测试区,工作人员演示了“硬件隔离技术”的妙用:即使模拟应用程序崩溃,导航、刹车控制等核心模块仍正常运行。

  “就像在大厅里砌起防火墙,应用区和安全区互不干扰,只通过虚拟通道传递必要数据。”他比喻道,这种“安全岛”设计已达到功能安全最高等级,为行车安全筑牢防线。

  国产化进程则是企业的另一道“必答题”。隋延春透露,目前企业通讯域控制器国产化率已达95%,座舱域控制器超60%,“电源、DDR等周边元件已实现国产替代,性能完全符合车规级标准”。

  这一突破背后,是与国内供应商的协同打磨。“国产元器件初期有小瑕疵,我们反馈后,供应商一周内就拿出改进方案。”隋延春说,“经过多轮测试,国产元件在耐高温、耐老化等指标上已与国外产品持平,且使整车采购成本降低15%左右。更值得期待的是,企业正在攻关纯国产化多域融合大芯片,一旦量产,控制器国产化率能冲到80%以上。”

  匠心支撑:藏在技术背后的温情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一群研发人员的默默坚守。“去年攻坚一个算法时,整个团队连续一个月每天只睡4小时。”人力资源总监杨旭想起难忘的细节:有位智能驾驶工程师加班时接女儿视频。孩子问:“爸爸是不是生病了?”这位工程师当场红了眼。还有位屏幕调试员因长时间盯着测试屏频繁揉眼,儿子私下跟老师说:“怕妈妈眼睛看不见!”

  这些细碎的感动,凝聚成企业的创新动力。为了优化OLED曲面屏的显示效果,调试员逐帧比对画质参数,直到眼睛布满红血丝。“孩子不懂什么是算力、什么是算法,但他们知道父母在做‘能让开车更安全’的事。”杨旭说,正是这份朴素的认可,让研发团队更有干劲。

  协同生长:政企携手共筑产业生态

  “企业的快速成长,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企业财务总监程劲拿出一份补贴清单,上面清晰记录着政企协同的轨迹。富赛扎根长春汽开区以来,始终享受着“政策陪跑”的红利:2020年起被纳入重点科创企业名单,累计获得研发补贴4000万元;相关部门主动上门解读政策,协助申报项目,额外争取到375万元资金支持。

  “这些资金全投在了技术攻关上。”程劲坦言,多域融合控制器、通讯域控制器的国产化突破,都离不开补贴的“输血”。更重要的是,汽开区搭建的产业平台让企业收获了优质资源,“通过政府组织的对接会,我们与本地车企、高校建立合作,打通了‘研发-测试-量产’的快速通道”。

  如今,富赛电子已与数十家车企建立稳定合作,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重要力量。“政策托底、伙伴协同、用户认可,这就是我们的成长密码。”程劲说。

  站在新起点,富赛的创新蓝图愈发清晰。隋延春表示,“企业将锚定核心优势,持续深耕三大核心赛道,全力加速国产大芯片的量产落地进程,以硬核技术突破供应链瓶颈;同时,聚焦用户体验升级,推动智能驾驶向更安全、更智能的高阶阶段迈进。”

  来源:汽开发布

初审: 王金顺   复审: 李超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