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赋新能 绘就融合发展新画卷 双阳区-区域模块 王金顺 3886051
乡村旅游赋新能 绘就融合发展新画卷 双阳区-区域模块 王金顺 388605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长春站 > 区域模块 > 双阳区

乡村旅游赋新能 绘就融合发展新画卷

——双阳区太平镇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2024-09-25 10:1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近年来,着眼“长春微度假、吉林新周末”全域旅游发展定位,聚焦双阳南部文旅度假胜地建设,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以打造太平山水田园型乡村旅游强镇为目标,积极推动试验区建设,绘就了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舒适的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太平镇小石村环湖花海航拍图

       突出龙头培育,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为形成能依托、可持续的镇域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太平镇依托资源优势,整合招商资源,先后引进万龙集团、红晟集团、汗血马文化传播公司、鹰之翼航空运动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累计投资近10亿元,打造了万龙湖度假区、马文化产业园、鹰之翼飞行基地等重点景区景点。制定全域旅游“1065”发展计划,盛世图腾马文化产业园开发研学、表演、参观、体验等多种旅游服务项目,接待研学活动团队100余次实现收入300万元。小石村插旗山林荫栈道建设完成,月均接待登山游客近千人,鹰之翼滑翔伞基地持续扩大影响力,成功举办全省首届滑翔伞裁判员培训班等重要活动。将军岭旅游度假区完成宿营地等接待设施建设,接待中心装修工程顺利推进。太平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下辖的小石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肚带河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将军村被评为吉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坚持特色打造,促进农旅深度融合

  为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太平镇立足富镇裕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特经济,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太平镇先后培育了将军泉冷水鱼、桦木大果榛子、太平龙丰果、太平富硒稻、小石鲜玉米和太阳小香菇六大太平镇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将军泉泉水四季流淌,冬季不冻,其泉冷水鱼多层分布,品种多样,滋味鲜美;桦木大果榛子位于桦木村12社,目前已经发展135亩,年产1.5万斤;全镇种植龙丰果164公顷,年产300万斤,种植面积和产量具有一定规模;以将军泉、小石水库、肚带河水库、车辘沟水库、黑顶水库等无污染水源灌溉,形成将军泉、高老庄、瓦房甸、小石棚等多个稻米品牌产区,年产绿色稻米160万公斤;持续推动小石村真空鲜食玉米的生产与加工,在太平镇境内发展鲜食玉米种植区100公顷,生产加工鲜食玉米400万穗,全面打响“小石棚”鲜食玉米品牌;发展香菇种植基地5万平方米、大棚室40栋,年生产菌棒加工菌棒50万棒,香菇年产量达到400吨左右,加工干香菇20吨。

将军泉冷水鱼航拍图

  推进环境整治,推动乡村蝶变升级

  按照服务提标、功能升级的思路,太平镇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旅游景区打造和小城镇建设等重点任务,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近3亿元,全面更新改建了双朝公路、土柳路,太平街区,对田家、贺家等公路沿线7个村、13个屯进行了标准化打造,对瓦房、太阳等7个人居环境引领村、示范村进行了重点整治。针对“神鹿峰——肚带河”和“神鹿峰——小石村”两条旅游线路,累计投资2000万元,实施小石村“百村提升”和肚带河村“百村示范创建”工程,整体提升村屯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广泛发动妇女组织、党员志愿者、乡村振兴公益岗等群体在道路两侧、广场周边等重点区域栽种花籽600余斤,美化面积5万余平方米,让旅游路“绿起来、亮起来、净起来、美起来”,使之成为展示太平镇优美环境的两道亮丽风景线。持续推进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四大“保卫战”,新增林地面积近3000公顷,采矿业逐步淡化退出,非煤矿山持续恢复,68孔石灰窑得到彻底清除,河湖实现有效管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房子琪

  中共长春市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初审: 王金顺   复审: 陈尤欣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