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砬小米产自靠山镇圣水泉村,这个产品我代言。”近日,一场乡土气息浓郁的选品会在农安县网络直播培训基地举行。十余家农产品企业携上百种产品,与现场数十位专业的网络直播销售员洽谈“联姻”。富有农安特色的“草根”直播销售团队,把网络直播经济拓展到全县各个乡镇,促进直播电商经济产业化。2020年,农安县网络销售交易额达到26.88亿元。
搭建平台 近400名直播员上岗
“直播销售员需要具备过硬的线上销售能力,以及线下策划、文案、拍摄、剪辑等综合能力。”农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负责人蒋林一语道破这一行业职业技能的特殊性。2020年,农安县联合一邦职业培训学校开展了6期800人次的网络直播销售员培训,还聘请专业的讲师团队,就怎样快速增加粉丝量,拍摄、剪辑如何完成,文案、脚本怎样撰写等,为学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讲解,理论和实操相结合。
经过培训,近400名直播销售员走向就业创业岗位,直播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
企业与直播团队联手
刚刚完成明威食品有限公司的直播销售,销售员王金凤又开始为农安县农安镇两家子村的农特产品做宣传。镜头外,直播团队默契地配合着主播进行宣传。“针对每家企业,我们都是整个团队在服务,提前研究营销计划,帮助企业拓宽网络销售渠道。”王金凤告诉记者。立体的策划、系统的包装、专业的话术……小小直播间转变了传统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网络直播培训,农安县将网络直播经济延伸到生产销售的终端企业,使地方特色产品连接现代网络。
完善直播体系助农稳增收
哈拉海镇的“三辣”、龙王乡的大米、伏龙泉镇的粉条、靠山镇的小米……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县,农安县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优质产品。网络直播销售延长了农产品的销售半径,解决了产、购、销和服务网络“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家乡的产品我了如指掌,直播销售农特产品,一边赚钱一边为家乡做贡献。”在农安县首届网络直播技能大赛上,来自万金塔乡苇子沟村的王爽拿到了第一名。培训课程结束后,她带货家乡农特产品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直播间吸引了近3万名“粉丝”的关注。“网络直播销售员的培训体系,帮助我们解决了面临的发展瓶颈,专业知识的积累,让产品销量越来越高。现在我每天直播8小时,每月收入万元以上。”王爽满脸喜悦地说。
直播惠农,不是简单把农产品搬到网上。目前,农安县已建立起电子商务“云商”平台,采集当地200余种农特产品,并逐步建立物流平台,打造完善的网络直播销售体系,让网络直播销售成为惠农的新方式、新常态。
长春日报记者 梁 闯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