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任务要求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文件精神,总结交流吉林省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的经验成果,6月17日,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成果展示教研活动在长春净月高新区东师华蕴实验学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区域实践探索,凝练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地一计、一校一策”阶段成果。全省2个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6所实验校以及净月高新区6个改革实验联盟交流了改革理念、措施和成效,为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晰了方向、提供了样例、找到了深度突围的发展路径。
会上,长春净月高新区、磐石市2个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珲春市第四中学、通化县大川学校、长春市一零八中学、抚松市第八小学、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6个国家教学改革实验校以及净月高新区3个项目联盟,聚焦素养导向下的11个课改主题做了精彩的报告。净月高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洪兵做了《高质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的主旨报告,全面介绍了净月教育坚持以学校为中心、实现环境、资源、机制和队伍四个保障以及大单元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阅读教育等六个维度的实践探索。
“长春教育将在打造具有‘长春味道’的思政课程、推进具有‘诊断作用’的教育改革、融合具有‘智能互动’的课堂模式三方面持续改革发力,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肩负起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新使命。”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李亚君说。净月高新区作为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构建了“一中心、四保障、六维度”的推进体系,旗帜鲜明地将学校作为主战场、课堂作为主阵地。从课改推进策略上,确定了“联盟实施、政府保障、专家指导、逐步推开”的课改模型。与会领导和来宾分别寻览了净月高新区课程建设项目、大单元教学项目、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科学教育项目、教学评价项目和阅读项目等6个改革项目成果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解净月实验区的丰硕成果。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慧东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净月高新区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中国教育学会教改实验区落户为契机,举全区之力推动教育事业提质升级,在教育发展投入、教育生态构建、教育改革深化等方面全力打造“优学在净月”的教育新高地。
吉林省教育学院赵准胜副院长表示,此次活动是对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和精彩展示,也是对改革经验的一次深度交流与智慧碰撞。活动内容充实、组织有序、成果丰硕,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的改革动能,增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的信心与决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当前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对下一步工作课程改革工作提出了三方面的意见:一是深化关键领域系统改革,提升实践效能;二是强化典型示范引领,营造百花齐放改革生态;三是筑牢研培专业根基,切实履行学院核心职能。
教育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此次研讨会,既是对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的全面梳理展示,更是迈向课改新征程的嘹亮号角。
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学院相关领导专家,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教师进修院(校)领导,各市(州)、县(市、区)中小学代表,净月区各校校长、书记以及教师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会议,线上观看人数达10万余人次。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寅
净月高新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