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干而论道 社区‘治’汇”——长春市社区工作者实战实训赋能行动绿园专场分享会在绿园区青年路街道新竹社区举行。人民网、长春新闻等媒体纷纷报道,一起来看——
人民网
10月31日,由中共长春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中共长春市绿园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干而论道 社区‘治’汇”——长春市社区工作者实战实训赋能行动绿园专场分享会,在绿园区青年路街道新竹社区成功举办。邀请了各领域专家学者、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社区工作者代表共100余人参加活动,绿园区委副书记曲官东作开幕致辞。
本次分享会围绕“汇习治理之理、汇悟治理之道、汇研治理之法、汇聚治理之力”为脉络,紧密围绕社区治理的堵点与难点。坚持“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推进策略,依托“经验分享”与“沙龙研讨”双轨并进的驱动模式,助力推动社区工作者从“事务执行者”到“治理创新者”的深刻转变。
在经验分享环节,六位社区党组织书记依次登台,围绕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文旅融合、村社联动、多元共建等主题,结合真实案例,生动讲述了一系列富有温度的治理实践。从“小网格大提升”到“文旅赋能民需响应”,从“秋元共治破难题”到“1+5+X党建新格局”,从“福泉社区破题记”到“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每一位讲述者都是基层治理的“实干家”,每一个案例都是鲜活生动的“治理样本”,充分展现了“小网格”背后的“大担当”。
在沙龙研讨环节,五位老中青三代社区书记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资源整合、群众参与、矛盾调解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现场思想碰撞、经验交融,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整场活动节奏紧凑、内容饱满、氛围热烈,既点亮了“经验之灯”,也照见了“方法之镜”,生动展现了绿园区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与担当。
当前,绿园区正处在加快建设幸福绿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干部队伍是最核心的要素、最有力的支撑,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意见的重要举措,在职业认同、能力提升、共建共治、社会发展、精神传承等方面激发动能,将政策方针转化为护航绿园发展的首创实践。下一步,绿园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推动社区工作者在实干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继续互学互鉴、并肩前行,以严管厚爱建强队伍、用干而论道提质赋能,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治理铁军”,共同开创绿园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崭新局面!
长春新闻
日前,“干而论道 社区‘治’汇”——长春市社区工作者实战实训赋能行动绿园专场分享会在绿园区青年路街道新竹社区举行。来自绿园区各街道、各社区的众多一线社区工作者带着各自的社区治理实践经验前来参会。

从“小网格大提升”到“文旅赋能民需响应”,从“秋元共治破难题”到“1+5+X党建新格局”,从“福泉社区破题记”到“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大家围绕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文旅融合、村社联动、多元共建等主题结合真实案例展开分享。每一位讲述者都是基层治理的“实干家”,每一个案例都是鲜活生动的“治理样本”,充分展现了“小网格”背后的“大担当”。
绿园区西新镇秋实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邱禹鑫:最好的治理从来不是“你为我做”,而是“我们一起做”,是让每个人都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坐标。
绿园区普阳街道信阳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刘纳:现在参加完活动,我们能更精准地把“民有所需”转化为“我有所为”,让服务从“被动响应”变成“主动靠前”,实实在在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绿园区社会工作促进中心主任 熊翠羽:全区上下一定用好“干而论道”这个载体,通过社区工作者主动参与其中、学用结合,让源于实践的“一线经验”转化为共享的“方法宝典”,以“经验驱动”为“专业赋能”,锻造基层治理“硬核队伍”,书写可学可用的“绿园模式”。
图文来源:绿园发布
